刚性兑付保卫战:银行理财自吞坏账苦果

 理财网  0条评论  7676次浏览  2014年05月21日 星期三 11:39

分享到: 更多
“某融资方愿意以14%的成本融资,通过中间人找到银行,中间人收4%的中介费,银行收4%管理费,给券商、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1%的通道费,做了一个预期收益率为5%的银行理财产品,向投资人销售。”

这是一个关于银行理财业务在业界广为流传的段子,虽有演义的成分,但其背后反映的是收益不高看似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对接的是融资成本很高的项目,中间利差却被银行、通道层层分剥。

“没有那么夸张,有些以讹传讹。”一位有多年银行理财经验的投资经理孙炎(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以他所在的大型银行为例,总行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资产平均收益率在6.5%左右,部分中小银行更高些,扣除给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所在部门可以赚1%-2%的理财业务管理费。

银行理财坏账平滑术

据一位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分析,一般而言,银行总行理财业务管理部门不直接参与融资项目管理,项目由各地分行推荐,上述6.5%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只是分行给到总行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不包括分行自行克扣部分以及其他通道费用。

近年新型融资业务兴起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利润中心增加,所做业务却大同小异,内部竞争也十分激烈。除了各地分行外,同业业务部门、投行部门、各类行业事业部都掌握一定的融资项目资源,他们的工作就是找信托、资管等各类通道把项目包装成金融产品,再找到相应的资金来源,而理财产品就是主要的资金来源。除了资金成本外,扣除少量的通道费用,利差转化而来的管理费用,大部分都由掌握项目资源的部门赚取,但都在银行体系内部。

“去年外部资金(收益率)我们都给到8%-9%,而且是我们兜底;内部的理财资金稍微低一点。”一位中小银行投行部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项目的融资成本一般在15%左右。

孙炎说,大型银行更稳健些,一般做的都是大项目,项目越大融资成本就越低。而且银行对融资客户一般都是统一授信管理,不分表内和表外。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则表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表内信贷和理财非标融资又必须分两套制度,以应对监管要求。两套制度的流程都差不多,审查的人都是同一批人,(搞两套制度)没什么意义。“只不过开审核评估会的时候一个叫信贷会,一个叫代理投资会。”

据本报记者调查,在项目选择上,银行普遍的原则是,好项目优先对接本行银行理财资金,然后是表内信贷资金,最后是银行外部资金。“表内坏账很正常,可以光明正大地处置;但理财产品有刚性兑付压力,一旦坏账处理起来很麻烦。”

信托产品近年两年频频打破刚性兑付,对接非标资产的银行理财目前仍未出现兑付危机的公开信息。“实际上已经出现坏账,偶尔会零星地冒出一些出问题的项目,不过银行理财的整体不良率还是非常低的,具体也没有人统计。”孙炎说。

银行理财对应的项目一旦出现问题,银行采取的策略先是掩盖问题保证兑付,然后再留下慢慢处理,处理完成后外界也无人知晓。

“银行会用一款影响面比较小的理财产品资金先把出问题的项目接过去,比如一些针对大资金的定向专属理财产品,绝对不能用面向公众发行的产品。”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接过去之后,银行再慢慢处理,最后总是要找人来接盘的。”

银行理财坏账处置的整个过程都很隐秘,最后坏账资产找到接盘者后,出现的资产减值损失只能由银行自行承担,“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

表外业务表内管理

不论是总行理财业务管理部门,还是掌握项目资源的部门或分行,总归在银行理财的业务链条中,银行赚取了不少中间费用,反映在报表中,前者是理财管理费,或者是财务顾问费,但其实质都是利差。

当前银行发售的所有理财产品说明书都有一条约定:客户最多可获取预期最高收益率x%,超过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收取。业内有观点认为,投资者只能享有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固定收益,不能享有超额收益,但却需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存在明显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情形。

就理财业务而言,银行赚取不菲的中间费用的同时,也承受了比表内业务更大的由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和刚性兑付压力。


“目前银行理财信息披露都不够透明,比如专属理财产品接手坏账项目、负债经营这些内部交易,投资者都不知情,如果上法院打官司,银行肯定输,所以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兑付。”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之所以会出现投资者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情况,除了银行对融资项目的管理和内部交易问题外,还有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定价机制。

“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银行都是按照当时的市场资金价(1295.90, 1.30, 0.10%)格来给的,跟融资项目的质量、期限都没关系。如果以项目收益来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银行只能赚固定管理费,不如利差赚得多。”孙炎说:“从这个定价机制来看,理财产品资金实际上是银行的负债。”

资产端与表内统一授信管理,管理流程也基本无异,负债端以金融市场资金价格而非项目资产的实际收益为参考,决定理财产品发行成本。孙炎认为,银行理财业务最大的问题在于,用表内业务的思路和方式管理表外业务,其结果有两个,节约资本和管理错位。一旦出现问题,没有计提资本金的事后风险管理措施,银行理财的错位管理将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标签:理财规划白银投资

我的评论:

请  后发表评论。